未來互聯網將與電力行業緊密結合,電網也會越來越智能。試想一下在未來人們可以根據需求隨時調配電力。山東省電力學校的老師預測,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實現智能電網建設,那時對于電的利用率將大幅度增加,智聯電腦的建設會讓能源利用變得更加靈活和高效。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。
能源互聯網讓電力、互聯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為電力需求與電網傳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“互聯網+”電網不僅僅是出現了新業態——互聯網電力,而且將電力體系移動化、泛在化,更加入了無所不在的計算、數據、知識,造就了無所不在的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推動知識社會以電力創新、電網創新、用戶創新、開放創新、協同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.0,改變我們的電力生產、工作、生活方式。
近兩年,全球能源市場的不斷推進完善,可再生能源應用規模不斷增加,德國、丹麥、美國、中國等多個國家提出能源轉型或變革方向,能源互聯網的內涵在擴大,不再限于配電網端。
自2010年首次列入政府工作報告,智能電網建設連續6年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常客。在2015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“一帶一路”、“走出去”戰略、發展智慧城市、開工電力重大項目等都預示著智能電網的大發展即將到來。乘著智能電網建設大發展的“東風”,電力設備制造、IT、新材料等產業將繼續升溫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說,智能電網的核心內容之一是電力光纖到戶,屆時可實現“互聯網、話音和視頻的共同接入”,用戶可隨時了解家庭的用電情況、電器的使用狀態、電費在線查詢,并對家用電器進行遠程監控。
“把‘一帶一路’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,加強新亞歐大陸橋、陸海口岸支點建設”、“鼓勵企業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,推動鐵路、電力、通信、工程機械以及汽車、飛機、電子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”,政府工作報告中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,預示著發展智能電網廣闊空間。
所以說電力行業與電力行業深度結合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,也會改變我們今后的生活。今后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,對電力從業人員的水平也會要求更高。不管水平多高,山東省電力學校都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,我們致力于培養面向21世紀的新型電力人才,讓畢業生跟上時代步伐,走在互聯網的前沿。
上一篇:山東省電力學校有哪些?